• 瀚锅鸳鸯火锅底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餐饮 > 做好四篇“大文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

做好四篇“大文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7-01-16


  
  1月15日下午,重庆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委员建言“农业现代化”专题记者会在人民大厦举行。记者 熊明 摄
  1月15日,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召开委员建言“农业现代化”专题记者会,八位市政协委员就粮食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循环农业、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各抒己见,畅谈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看法。

  关键词 基础

  建设高标准农田
  推进“藏粮于地”战略

  自1990年以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高度重视农田建设,以产能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为推动“藏粮于地”奠定了基础。
  市政协委员、市农综办主任唐双福表示,重庆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区,农业资源禀赋较差,基础设施较弱,自然灾害较多,更需要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
  他介绍,近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建成高标准农田205.2万亩,建设机耕道、耕作道、生产便道4935公里,建设山坪塘、蓄水池3478口,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还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打造了适合当地发展的开发模式和产业类型,并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收效显著。
  “未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将按照‘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提升能力、融合发展、增加效益’的思路来进行,大力推进‘藏粮于地’。”唐双福说,一是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布局五大粮菜核心产能基地,建设若干特色效益农业的标准化基地;二是广开投资渠道,吸引金融、社会和外资投入,预计年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达20亿元以上,可稳定推动50万亩以上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三是在推动全产业链开发的同时,注重“良种、良技、良法、良具”的配套应用,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四是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独立项等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关键词 调整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产业融合

  结构调整是永恒的主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怎么走?
  “一言以蔽之,就是根据供求关系进行调整。”市政协委员、市农委副主任王健建议,首保蔬菜和口粮、强攻玉米、轮作稻油、提质经果。这样做的原因是,蔬菜是人们膳食构成中占比最大的,同时由于其鲜食属性,供销半径受限,因而确保本土蔬菜的自给率十分必要;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能降低,则是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市水稻亩产不足500公斤,增产潜力巨大,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农田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着力提高水稻单产;轮作稻油,则是因为我市植物油保供率不到50%,必然要通过稻油轮作的方法弥补菜籽油不足的问题。
  养殖业同理。根据市民的肉类需求,王健建议,大力保障生猪、禽蛋的供应,提速蜜蜂、肉兔和牛羊的养殖,大兴水产,稳扩奶牛,开发杂粮。
  市政协委员周韶晖认为,农业具有“接二连三”的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实现农业增产、增值、增效、增收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具体怎么做?周韶晖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创新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产业融合发展资金瓶颈问题;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建立完善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新机制;四是建立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最后,完善市场连接机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创新

  强化科技支撑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技术的创新,当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田时炳认为,虽然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势头良好,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加工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有提升空间。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科技人员考核制度,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出台相关政策放活基层农技人员,使他们的自身利益与地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他建议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通过扶持科技型龙头企业等方式,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陈悦认为,培育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可助推农业现代化。她建议,试点推进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问题;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科技服务试点,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市政协委员王义北表示,可以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和运营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聘请专业人员加强区县电商服务中心和乡镇网点建设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整个农业大链条的升级。

  关键词 生态

  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
  “农业要保障供给、优质高产、绿色生态安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凌虹表示,近几年我市在发展农村沼气生态循环、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多种生态循环模式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仍面临着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成本高等难题。
  她建议,农业、环保、国土等部门应统一规划,挖掘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潜力,各区县根据土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发展鱼菜共生、稻虾共育等生态循环农业。在市级层面上,可以考虑安排一些专项资金,对粪肥还田、沼液还田管网建设等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给予补助。围绕废弃物减量排放和无害化处理等加强科技创新,将新技术的应用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支撑。
  市政协委员、荣昌区政协副主席刘治中建议,严格推行“多规合一”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将畜禽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等规划相互衔接。同时,发展并利用先进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制造成品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从而实现农业污染治理与改良土壤和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
  “各级各部门还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开展育品牌、创品牌,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含金量’。”刘治中说,这样有助于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后劲。据重庆日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诉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