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瀚锅鸳鸯火锅底料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餐饮 > 巴渝民俗博物馆带你重拾记忆

巴渝民俗博物馆带你重拾记忆

作者: 来源:渝北时报 舌尖上的重庆转载 时间:2015-03-31

        

  时光易老,回忆难消。那些被镀上了岁月痕迹的老什物,就像一杯陈酿,时间越久就越怀念。在广大农村,石磨、煤油灯、纺线车、扇车、老镰刀……这些老什物,陪着一代代人在弥漫着泥土芳香的乡间农舍,耕作、生产、生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这些在普通百姓家里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的老什物,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若想要再看看,真的很难。

  而在位于碧津公园内的巴渝民俗博物馆内,就陈列着许多过去农耕生活的用品。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去看看这些老什物吧。

  老什物系列之石磨

  过去乡下还见不到电磨时,在庄户人家里都能看到石磨的身影,它们像牛一样深沉、厚重,要么圪蹴在院子的角落处,要么候在空寂的磨坊里。

  石磨的构造非常简单:用石头凿成的两扇石礌中间用立轴串着,立轴固定在下面的石盘上。推起来下盘不动,上盘围着立轴旋转。玉米、黄豆等被石齿碾细后从两扇石礌中间的边缘溢出,落到下部的石盘里。

  “磨,是乡下会唱歌的石头,并不是随便哪一块石头都可以成为磨的。能够成为磨的石头都坚硬、实沉、厚重,它们千锤百炼出得深山,经过了石匠的一番钎削斧刻。”巴渝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打趣说,所以石磨来路坎坷,身世沧桑。“虽然沧桑是苦涩的,但磨出的粮食浆汁却分外香甜。”

  巴渝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忆,自己的老家位于茨竹的一个小山村里,记得那时,外婆每次磨粮食前,总是拎来一桶清澈的山泉水,用抹布仔细地把石磨收拾得干干净净。磨豆浆、磨玉米、磨米粉,她一手抓牢石磨上的木轴柄,推动上磨片沿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旋转,另一只手掌勺,不时舀一勺泡好了的大米、玉米或者豆子,放入磨眼里,便听见粮食在磨盘研磨下破碎的声音。

  “而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普及电动机为动力的磨粉机以来,石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石磨碾豆的声音也再难听到。”该工作人员感慨道。

  老什物系列之花轿

  “新娘上轿喽!”在众人喜庆呼声中,新郎将新娘扶上花轿,喜庆的锣鼓声伴着迎亲队伍翻山越岭。相信对于这一幕,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电影电视上见到过。

  在巴渝民俗博物馆婚俗厅内,就展览着一台花桥。这顶花轿的轿身目力能及的地方都漆成了大红色,十分喜庆漂亮。

  据悉,轿子最早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轿”之名。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时,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自此轿子发展到民间,成为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

  据工作人员介绍,轿子分硬衣式和软衣式两种。硬衣式指花轿的全身都是木质结构,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宝塔顶形,在南方地区比较流行。软衣式花轿流行于北方地区,它是在轿框的四周罩以红色的绫罗帷幕。

  “把轿子运用到娶亲上,最早见于宋代,后来才渐渐成为民俗。”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时,待嫁的女方在家里打扮,凌晨,男方就会派来迎亲的大花轿,这叫“赶时辰”。据说当天如有几家同时娶亲,谁赶的时间早,将来谁就会幸福美满。

  老什物系列之织布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或许是年青一代对老式织布机的最初记忆了,以前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手艺的前进,如今已近绝迹。

  据悉,早在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具有开口、引纬、打纬三项主要织造运动的原始织机;商周至战国时期,我国手工纺织机器在原始织布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手工织布机———鲁机;两汉时期,脚踏织布机问世并得到大范围的推广。经隋唐两代的改进和提高,织布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老什物系列之水瓢

  旧时,农村里用的瓢,不管是用来装干的,还是去用作舀水,大致有三种类型:绝大部分家庭用的是葫芦瓢,再就是木瓢和金属瓢。

  葫芦瓢是用“圆肚”葫芦干壳做成的勺。秋天,把老葫芦从藤蔓上摘下来,用刀具将葫芦表面那层白色的外皮刮掉,在葫芦上画出一条一分为二的线,沿着线小心翼翼地锯开。开瓢后,掏出里面的瓤子,放些草木灰研干,然后将葫芦放在阴处晾晒。几天后,葫芦已经坚硬,用手指弹之,“咣、咣”作响。如涂上一层白桐油,外表颜色更是黄亮,干用湿用都行。一把好的葫芦瓢如果不摔不碰,不用手掰,可用上好几年。

  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木水瓢也销声匿迹。提及那些带着树木芳香的木瓢,对于在经历过那贫寒岁月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永不磨灭的记忆,更是一种荡漾在心间的甘甜。

  老什物系列之草鞋马

  在巴渝民俗博物馆中,有一个木质器具格外引人注目———一根长方形木头上做有六个木齿,中央有两根圆齿,据说是用来编制草鞋的。“这个与当时百姓的生活条件有关,在那个时候,农村里布鞋、皮鞋来源很少,这个东西可以编制草鞋。”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草鞋历史久远,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

  草鞋的原料取之于稻草,收割后的稻草经翻晒后,挑选质地硬、颜色鲜亮又没雨淋的早稻草,先将挑来的稻草用铁耙去除稻草叶,择又绵又软的草茎来用。

  该工作人员介绍,草鞋马箍其形如马头,多为梨木所做,极耐用,往往祖传多代。

  “以前,草鞋铺几乎家家户户都打草鞋,而当时草鞋是劳动时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的鞋制品替代了草鞋,草鞋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该工作人员介绍道。

  延伸阅读>>>

  蓑衣:分为上衣和下裙,多用棕编织,穿在身上形似风衣,一般与斗笠配合使用,是用来遮挡风雨的雨具。

  筛子:在生活中常指一种用竹片编制的生活用具,圆形,有漏孔,主要是使小颗粒通过孔掉出去。常见为方孔、圆孔、矩形孔。

  烛台:我国民间在除夕和元宵夜,或结婚、嫁女等,都会在神龛上点蜡烛。因此,在民间,至今仍有使用烛台的习惯。烛台,指带有尖钉或空穴以托住蜡烛、无饰或带饰的器具。

  纺车: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采访手记>>>

  馆内陈设的一件蓑衣、一盏油灯、一只筛子……都能勾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怀。历史与现代的记忆,在这个静谧的博物馆里得到了完美交融。

  走进博物馆,记者仿佛置身时空隧道,一件件旧物件把每一名到访者带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

  一边是滚滚发展的历史车轮,一边是沉睡的历史物件,细细品味,别有情趣。这是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的人们所不能感知的。(图文:渝北时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诉 | 联系我们